随着气温下降,蔬菜市场需求量增加。连日来,市堆龙德庆区净土产业园区加紧采收、装运蔬菜,发往各大商超及农贸市场,丰富市民冬季“菜篮子”。“智能化大棚优化了蔬菜的生长环境,使得产量和品质都得到了显著提升,现在很多蔬菜都能在大棚里成功种植,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保障了冬季蔬菜的稳定供应。”市堆龙德庆区净土产业园区负责人旦增曲扎说。
冬意渐浓,园区连片的温室大棚,在冬日暖阳下熠熠生辉,宛如一个个孕育希望的“菜篮子”,丰富冬日市场供应。走进蔬菜大棚,棚内暖意融融、绿意盎然,黄瓜、西红柿、青椒等各类蔬菜均已进入成熟期,长势十分喜人。眼下,正是大棚青椒采摘期,一垄垄、一株株青椒挂满枝头,工作人员三五成群忙着采摘,现场一派繁忙景象。“采摘青椒要向上折,这样才不会损伤植株。”在旦增曲扎的指导下,工作人员很快完成了采摘工作,打包、称重后,37袋青椒被整齐地摆放在一起,等待着装车发货。
旦增曲扎介绍,近两年,园区引进了排灌水系统、倒挂喷及相应的蔬菜生产设施,同时还引进了各类蔬菜优良品种及高效安全栽培技术,大幅度的提升了蔬菜的品质和产量。“目前,我们这片区域一共有800多座大棚,种植了辣椒、黄瓜、菜瓜、西红柿、上海青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,收获的蔬菜大多数都被运到了的蔬菜批发商业市场,再由批发商销往全区各市地。”旦增曲扎说,“我们大棚种植的莲花白成熟周期在3至4个月,辣椒从种植到上市的时间差不多需要6个月。从产量上来说,目前1亩地的西红柿每茬产量在7吨左右,辣椒和土豆产量就更多了。我们在筛检蔬菜时都很严格,次品蔬菜都会直接剔除,送到市场的都是经过挑选的优品。”
为了保证蔬菜的品质和产量,园区采用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模式,严控大棚内的温度、光照、通风等,通过精细化管理,确保蔬菜生长在最佳的环境中。走进另一座温室大棚,记者看出这里和其他大棚不一样,种植的西红柿采用无土栽培,还利用物联网技术,实现远程监控和管理,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就可以检测、控制温室大棚内的温度、湿度、光照、通风等,确保满足西红柿生长的要求。此外,大棚利用水肥一体化技术,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调节营养液的配比和供应量,实现精准灌溉,大幅度的提升了作物的吸收效率,使得西红柿的生长更加健康,果实更加饱满。
“这是我们研究院在的试验项目,这个大棚里种植了很多不同品种的西红柿,通过研究对比了解它们的长势和产量。从目前的生长情况来说,整个大棚的西红柿的长势很好,预计产量也不会差。”西南大学产业研究院现场技术指导王亚明和记者说,“如果后期试验成功,我们计划在园区推广,将这些先进的种植技术应用到更多的大棚中,逐步提升蔬菜的产量和品质。”
由于西藏和其他省市的气候环境不同,种植蔬菜尤其要讲究因地制宜。旦增曲扎和记者说,以前到了冬天,当地的蔬菜产量就会下降,而且很多喜温的蔬菜也无法种植,冬季部分蔬菜更多依靠外地供应。“我作为科技特派员,年年都会参加很多技术培养和训练,学习最先进的种植技术,回园区传授给工作人员,大家一起努力,用科技的手段提高蔬菜的产量。”旦增曲扎笑着说,“现在,通过建设智能化大棚,突破了气候等自然条件限制,提升了蔬菜生产能力,保障了冬季蔬菜的供应。虽然气温已经很低了,但我们的大棚里还能种出西瓜呢。”
“民以食为天,食以安为先”,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环节。在种植辣椒的大棚里,记者仔仔细细地观察发现不少辣椒植株的嫩叶、嫩茎上有一些蚜虫。旦增曲扎和记者说,目前园区坚持走绿色无公害蔬菜道路,最大限度减少农药使用,确定保证产品达到绿色食品标准。“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,我们会定时进行病虫害防治,使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法,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,严控农药残留,确保蔬菜安全无害,让市民都能吃得放心。”旦增曲扎说。
与此同时,园区还建立了严格的检测制度,对所有出棚蔬菜进行安全检测。检测室内,检测员索朗曲吉正在为即将上市的蔬菜进行仔细的检测,只见她按操作要求,对采集回来的蔬菜分类进行提取、浓缩、定容、仪器分析等步骤检测,确保上市的每一批蔬菜都符合质量安全标准。“我们主要进行的是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,确保蔬菜中不含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残留。”索朗曲吉说,“所有蔬菜上市前,我们都会进行严格检测,平时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也会对蔬菜进行抽查,一经发现不合格的产品就会立即做处理。目前我们园区没再次出现过超标和不合格现象。”
行走在园区里,一座座大棚整齐划一。这些大棚不仅承载着丰富“菜篮子”、鼓起“钱袋子”的美好愿景,也见证了西藏蔬菜产业从传统向现代、从低效向高效的转变。如今,冬日的大棚内,一茬茬绿色蔬菜茁壮生长,不仅提供了新鲜、健康的食材,也让市民群众的幸福感成色更足。
市政府网站依托西藏政务服务网实现了统一身份认证,您注册成功并通过身份认证后,可实现“一网通办”。
市“政民信箱”是社会公众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向市政府及市、县(区)各职能部门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的窗口。此栏目既是市政府领导,市、县(区)各职能部门与社会群体、人民群众之间实现沟通的桥梁,也是帮助市政府领导及市、县(区)各职能部门发现和解决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明显问题的重要渠道,是实施政务公开的重要措施。真诚欢迎您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献计献策,对政府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批评和改进的意见。
1、对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、重要政策措施以及市政府规章、规范性文件的意见建议。
信件内容有以下情形之一的,不予受理,此类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并退回或废弃:
1、对依法应当通过诉讼、仲裁、行政复议等法定途径解决的投诉请求,写信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、行政法规规定的程序向有关机关提出。
2、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、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职权范围内的信访事项,应当分别向有关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、人民法院、人民检察院提出。
3、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的控告或者检举事项,应当直接向同级或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提出。
4、已经受理或者正在办理的信访事项,写信人在办理期限内重复提出同一信访事项的,不予受理。
1、如果您反映和投诉的问题,涉及市政建设、居民生活、就业和再就业以及社会保障等方面,请先向问题发生地的县(区)人民政府或其主管部门反映,以便得到及时解决。
2、为了您的信件能够准确、快速的转交到具体的责任单位做处理,请务必做到“一事一件”,避免在同一封信中反映两个或多个无关诉求,此类信件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,不予受理并废弃,不再进行短信回复提醒。
3、对于同一账号大量多次重复向同一单位写信反映相同问题,属不予受理范围的,办理人员有权直接对重复信件不予受理并废弃,不再进行短信回复提醒。
4、写信应署本人的真实姓名,不要隐瞒姓名或采用化名、笔名;应当注明本人的具体联系方式,如工作单位、家庭住址、邮政编码、电子邮件等,以便于国家机关及其信访工作人员同来信人保持联系,使信访事项及时得以妥善解决。
5、写信内容应简明扼要,写明所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、地点、经过和当事人(包括被投诉方/建议方)、投诉或建议要求,事项应当客观真实,对其所提供材料内容的真实性负责,不得捏造、歪曲事实,诽谤、诬告陷害他人。
6、为避免重复写信造成行政管理资源的浪费,针对表述不清、恶意言语和无实质内容的信件,办理人员有权将其设置为无效信件并废弃,并保留追究恶意写信人法律责任的权利。
7、信件在转交、告知、答复的同时会发送手机短信通知写信人,写信人可凭用户账号、密码或信件查询编号登录本网站查看信件情况。
9、请谨慎保管用户名和密码,否则就没办法查询信件回复,密码丢失请使用忘记密码功能查询。